因為疫情,武漢封城近一個月了。伴隨著疫情的發展,網絡上各種謠言層出不窮。在心理援助的過程中,心理咨詢師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求助者談論謠言,這怎么弄呢?
無論怎樣,人,是一半活在現實里,一半活在幻想里的?;孟胙a充著現實的不完美;現實支撐著幻想可持續發展。完全活在現實里的人,是行尸走肉;完全活在幻想里的,是瘋子狂人仙兒。
面對謠言,心理咨詢師一方面要協助求助者進行現實檢驗。另一方面需要照顧謠言在求助者幻想層面的意義。所以,心理咨詢師對謠言的看法非常的與眾不同。大伙兒一起來品品。
來看看最近一兩周比較多的一類謠言:關于死亡……
這類謠言包括對于死亡數字的臆測和死亡案例的描寫。伴隨著大伙兒朋友圈里的信息減少,這類謠言開始增加。
理論上,這個時候是心理援助介入比較合適的時機。當然,不是說這個時候大伙兒的心態要崩了,而是,到這個階段,心理援助更容易有的放矢。
當大伙兒朋友圈里的信息開始減少,人們開始慢慢進入抑郁階段。這個時候,除了職能部門為了未來而去思考怎樣這個災難不會發生外,人們逐漸開始談論跟死亡有關的話題。這時,跟死亡有關的幻想摻和一點現實碎片就變成謠言開始人際傳播了。
面對這些謠言,心理咨詢師知道,人們開始在心理上準備接受災難現實了。開始為下一個階段——哀悼——做心理準備了。
這個時候,心理援助介入,協助人們走到哀悼、走過哀悼,人們就可以開始重建工作了。同時,這個階段,那些還沒有走到抑郁階段的人就凸顯了出來,他們卡在了什么心理期也容易分辨,援助就有了方向和著力點。
當然,那些在現實層面遭受了喪失的人們,在更多人恢復理智后,才能獲得更好的關心和照顧。
所以,心理咨詢師深知自己沒有能力去消滅謠言,但會去思索謠言興起的心理意義,及其在社會心理層面的信號功能。
當我們滿足了基本的需求,可以吃飽穿暖,不用擔心會餓死,可以好好活下去的時候,我們的下一步,自然會是——探究自己的真實,了解更多的自己和他人,了解心靈,了解生命,探尋活著是什么極其意義。
心理學,是我們都繞不開的學問。
心理咨詢,則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去做的事情。
關注自己心靈的人,已經領先了時代一大步。